和通社

首页 > 理解东方 > 详细内容

中国干部学习网:习近平用“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间:2021-09-15    录入:本社编辑部

中国干部学习网:习近平用“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为: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文化,习近平以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和”文化之精髓,倡导世界不同文明的包容互鉴,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习近平运用与时俱进的“和”文化理念,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和合”智慧,引领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和”文化,所以他不仅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而且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中国故事讲解员。习近平对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高度尊重,他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反复向世界阐释中华“和”文化,郑重表达中国的“和平”、“和谐”、“合作”的外交准则。他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习近平以“和”文化的“和合”价值观,倡导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国际观。他指出:“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他强调:“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和谐价值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观;表现于人与人之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的人己和谐观;表现在社会上,是 “大同”和“民胞物与”的理想社会;表现于个人修养,是 “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中节之谓和”的心灵和谐观;表现于国际关系,是“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睦邻友好关系。


将“和”文化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有共同准则。习近平一直以“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原则,2013年1月28日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13次提及“和平发展”四个字。他强调:“对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他同时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

中国文化强调“以文化人、以德服人”。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中国文化讲究的是怀柔、感化;感化是感动、打动人心,使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能够倾心于先进文化,发自内心地真诚地学习和接受先进文明,成为先进文明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和平发展”都是习近平讲话中的高频词。的确,“尊重生命”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至今仍为国际公认的两条伦理金则。历史上,中国也是真诚地把和谐和“忠恕之道”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转自: 中国干部学习网 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和通社】
和通社 www.hkanew.com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截图二维码或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

频道精选
邵建连:彭妈妈题词天下“和”的思考

邵建连:彭妈妈题词天下“和”的思考

文 / 邵建连 “和”是天地之母,是自然界一切存在合群凝聚一起融为大生命整体的正大首要之神。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体现中国德行天下、倾注大德大义的太和之道;“太和”是宇宙形生太极万象的自然经脉气场。构建“人类命…
民国著名报人李抱一:旧城南书院

民国著名报人李抱一:旧城南书院

城南书院,创自南宋张南轩先生(名栻,字敬夫)。他的父亲紫崖先生(名浚),以观文殿大学士来潭州,寓居城南,他随了前来。闻知胡五峰(名宏)讲学衡山,他往求学。学成返潭,聚集学者相与讲习。紫崖先生因书“城南书院”四大字榜诸所居…
重释天人合一:推动西方学术范式与语言方式的历史转折

重释天人合一:推动西方学术范式与语言方式的历史转折

——兼论构建新时代学术范式与语言方式重塑民族尊严 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中国逻辑学会会员) 中国民族文化复兴,不仅要重拾天人合一,运用数理逻辑诠释天人合一,让世界透彻理解天人合一,重塑民族…
和学精神与四中全会:AI时代中国科技弯道超车的关键钥匙

和学精神与四中全会:AI时代中国科技弯道超车的关键钥匙

文 / 本社高级评论员 胡勇飞 在形式逻辑的围墙内,无法抵达复杂性系统的核心,而中国古老的智慧正为此开辟新路。——笔者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各国在算法、算力、数据等硬实力赛道你追我赶。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正在审…
为何用形式逻辑搭建数理模型描述经济现象毫无价值纯属自慰!兼谈杨振宁的文化硬伤

为何用形式逻辑搭建数理模型描述经济现象毫无价值纯属自慰!兼谈杨振宁的文化硬伤

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逻辑学会会员) 用形式逻辑数理模型来描述社会经济运行现象或某个经济理论,热衷搭建精致“经济学模型”,这是一种象牙塔里的学术娱乐或者说是精神自慰。所有模型,越精致越局促,离客观…
刘浩锋: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如何破局成世界科技中心

刘浩锋: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如何破局成世界科技中心

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2011年,国家安全部旗下出版社的大姐来香山多次接触,试图深入理解和学。北京大学哲学系赵光武教授在北大西门创建的“文化发展与复杂性科学”论坛,我被大姐邀请参加。参与者…

Copyright © 2015-2022 HKA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