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社

首页 > 主笔纵横 > 详细内容

汉心:扶弱济困才是社会正义

时间:2021-10-12    录入:本社编辑部

汉心:扶弱济困才是社会正义

据说,有生物实验和统计学都显示:混血婚姻会降低子代智商,干扰种群纯正和基因变异,英国人高尔顿也有“回归均质,重建平衡”的类似说法。所谓“贵族意识”就是拒绝血统混杂,拒绝局外人染指“上流社会”,由此奠基的政治文化,阶级分类和国际关系,甚至宗教律法、大都缘此展开。斯宾塞、达尔文,以及当下的亨廷顿、沃森、斯金纳们都信这一套!历史上发生的事虽然教训深刻,但现在也还这么干!只是换了个好听的说法叫“国际规范或价值同盟”!国内也有一伙人也跟着学“贵族范”,可惜只懂喊口号而不明究理。

中国传统刚好相反,一向走四海之内皆兄弟,化夷为夏的“群众路线”,照顾多数,首重天理人情,王法和契约仅仅是无奈“兜底”,其价值排序是“周济民生”,天下一家亲而不是股票、产权和不着边际的自由主义。很早就在哲学上懂得道多助,富不过三代等。尽管知道“门当户对”有利血统纯正,但更明白为保持社会活性必须扶弱济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算社会正义,这不仅有利于族群繁衍,多子多福,也属中国社会定义的道德高尚和“理念正确”。

从历史经验看,“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文明“杂交”确实有助于增强不同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对种群强身健体,社会更新和发展也有好处。然而,非对称合作或“殖民”则不然,时间久了,非但弄得“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精神缺钙,低看自家人,还会导致主体失位,挫伤民气而影响政治和文化想象力,造成族群自我蔑视和“人格降维”。

华裔美籍学者,“虎妈蔡美儿”在《帝国的终结》中谈到伊拉克问题时说,如果只送去民主观念和法制框架,用投票箱允许人民自治而不给予身份认领,学习古罗马,把伊国人民当自己人呵护和照顾,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非但“水土不服”,还会招来反感和仇恨。

回溯往事,百年国运盛衰的经验和事实都表明,取经可以,但要像鲁迅说的“自己动脑筋去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搞开放性“礼尚往来”很好,也有积极意义,但若宗法“经院哲学”,弄一堆自己都没搞懂的“主义”搞政治谋发展,轻则乱方寸,吃大亏,重则输掉家当,乱了民心。

是的,中国自满清以降遭遇政治衰败,民气不振,不少人曾一度慌不择路,常以先觉者自许转向中国文化检讨和国民性批判,并对本土知识能否承载现代化产生怀疑,继而掀起革命性清理和反思并无不可。

从事后看,这种基于国家主权建构的社会改造或许太无情,太过火,疾风暴雨的革命碾压也确实留下诸多创伤记忆,让有复古癖者怨气腾腾,至今喋喋不休。但若以为靠切断历史,嫁接西方教义就能规划中国,从而在文化上釜底抽薪,或只将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当文献,做不合时宜的老故事处置,则不仅难以独立自主,自立更生,还会颠倒主从关系,鲁迅所说不动头脑的“拿来主义”。结果是,不仅会扰乱国人立身处世的价值向度和归属感,也会折损中国新纪元时代再次崛起,天命重显光荣的动力根基!IMG_256

从大历史看,中国学问取阴阳辩证,五行相生相克,发乎情而止乎礼,以刚健有为因应宇宙万物之流变,长于以物取象,以象喻意,故举凡教理学说,无论传统如何玄妙究竟,也得契入人情事故,发乎本真心向,据其妙理参验外缘一切社会难题,也即不拘话语音色,文化族群殊异,而是常以智慧观自性,置诸境相而不生妄念,惟其不偏不执、积极参与人生事务,才能现身说法以求得圆融具足,从而消解周遭五浊困厄。

缘乎此,中国传统一向主张求大同,存小异,经验事实与人心彼此关联,相得益彰;主观见之于客观,循天理致良知,因缘和合,主张整全性普度众生,照应周全。如是以故,中土文明遵循的是意境、章法,强调的是理一分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所以,学者粱漱溟认为,中国哲学乃“早熟”之智,文化次第上讲天时、地利与人和,追求的是“和实生物,一统多元”,所思所虑旨在学问与人情事理交感会通,以达成意义系统与伦常得失互济互惠,欣欣向荣。 

【责任编辑:和通社】
和通社 www.hkanew.com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截图二维码或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

频道精选
范长江:复兴公园轶事

范长江:复兴公园轶事

图为范长江与书画老师钱君匋。 近日,乘秋高气爽去了趟浏河朱屺瞻故居。触景生情,想起当年随恩师钱君匋及其画友朱屺瞻、田桓、(寄苇,我的另一位书画老师)沈子丞、吴青霞等,曾一道在上海泰兴路市政协合作大幅书画的事情来,更忆当年发生在…
重释天人合一:推动西方学术范式与语言方式的历史转折

重释天人合一:推动西方学术范式与语言方式的历史转折

——兼论构建新时代学术范式与语言方式重塑民族尊严 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中国逻辑学会会员) 中国民族文化复兴,不仅要重拾天人合一,运用数理逻辑诠释天人合一,让世界透彻理解天人合一,重塑民族…
和学精神与四中全会:AI时代中国科技弯道超车的关键钥匙

和学精神与四中全会:AI时代中国科技弯道超车的关键钥匙

文 / 本社高级评论员 胡勇飞 在形式逻辑的围墙内,无法抵达复杂性系统的核心,而中国古老的智慧正为此开辟新路。——笔者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各国在算法、算力、数据等硬实力赛道你追我赶。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正在审…
为何用形式逻辑搭建数理模型描述经济现象毫无价值纯属自慰!兼谈杨振宁的文化硬伤

为何用形式逻辑搭建数理模型描述经济现象毫无价值纯属自慰!兼谈杨振宁的文化硬伤

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逻辑学会会员) 用形式逻辑数理模型来描述社会经济运行现象或某个经济理论,热衷搭建精致“经济学模型”,这是一种象牙塔里的学术娱乐或者说是精神自慰。所有模型,越精致越局促,离客观…
刘浩锋: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如何破局成世界科技中心

刘浩锋: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如何破局成世界科技中心

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2011年,国家安全部旗下出版社的大姐来香山多次接触,试图深入理解和学。北京大学哲学系赵光武教授在北大西门创建的“文化发展与复杂性科学”论坛,我被大姐邀请参加。参与者…
杨振宁先生逝世:科学巨星陨落,家国情怀永存

杨振宁先生逝世:科学巨星陨落,家国情怀永存

——兼论其学术传奇、科教贡献与情感选择 文/胡勇飞(本社时事高级评论员) 一、巨星陨落:一代物理学的灯塔 2025年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的离去,不仅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Copyright © 2015-2022 HKA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