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浩锋(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2011年,国家安全部旗下出版社的大姐来香山多次接触,试图深入理解和学。北京大学哲学系赵光武教授在北大西门创建的“文化发展与复杂性科学”论坛,我被大姐邀请参加。参与者还有中科院与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学院派教授或院士。我坐在后面静静听各位大佬热烈的学术发言。论坛结尾时,我举手发言只说了一句话,让众多教授专家满脸惊愕,整个会场立时安静!
“用不能接纳矛盾的形式逻辑工具,去研究接纳矛盾的复杂性系统,学术研究南辕北辙,这是犯了方向性错误!”会后,赵光武教授单独约我要我的联系方式,我也给他寄了一套我刚成雏形的和学思想理论体系。
赵光武教授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这种方向性错误误导的不是一个大学而是一个国家。可惜,2022年新冠期间,老人家溘然长逝,彼此未能深入交流促成中国文化的更大发展!
当代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时代,中国若要突破瓶颈,领先世界发展,必须用“接纳矛盾的逻辑工具驾驭形式逻辑去构建复杂性系统”。可惜真正懂得里面奥义的人不多!
翻阅文献发现,中国科学院于1991年曾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复杂性科学研讨会。会议旨在打破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之间甚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然而,目观今日学界,近代至今教育类别分门设科,适应了社会分工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长期分类有余,综合不足的学科设置,导致整个文化体系离散发展,而忘记了文化精神的归拢与还圆。以致在很多领域,出现了价值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审美虚无主义的困境,人类找不到精神出路。
衮衮诸公,国内那多大师、大科学家、哲学家,学术造诣竟然无人打通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更遑论弥补宗教与科学的沟壑。宇宙是一个分类有序而浑然一体的综合体存在。人间的学问对应着宇宙,不能只有分类分工,而不能还原宇宙秩序。中国文化源头就崇尚天道贯通始终。如果新时代我们不能溯源民族文化道体,与时俱进传承开新,将学科领域互为贯通,互为印证,圆融一体,我们就会在全球化的今天迷失在后现代虚无主义的深渊。
和学之所以能纵横海内外,是因为它明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阴阳辩证关系,能用数学逻辑指正西方文化的优点特点与缺陷不足,也能用数学逻辑演绎中国文化,拓展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语境,这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最基本特征。和学不仅突破了西方学术范式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也构建了民族新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中流砥柱地位。随着文化传播与广泛交流,必将推动世界启蒙运动,引领世界性文艺复兴的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