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高级评论员 任雷
在湖南的政治星空中,李微微与乌兰曾是两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她们一位是深耕本土、步步晋升的“湖湘女儿”,一位是来自草原、跨省交流的“蒙古族明珠”。凭借迥异的背景与轨迹,她们双双跻身正部级高官之列,一度被视为女性政治家的杰出代表。然而,权力的巅峰亦是悬崖,两人戏剧性地先后落马,其“殊途同归”的结局,为所有公权者警钟长鸣。
一、本土明星的沉沦:李微微与“全家腐”陷阱
李微微的职业生涯根植于湖南,曾官至湖南省政协主席,是湖南省第一位女性省政协主席,权柄在握,风光无限。她长期执掌政法、统战等核心部门,本应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与统一战线的凝聚者。然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揭开了其光环下的另一面。李微微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其问题触目惊心:违规选拔任用干部,大搞“小圈子”;无视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接受宴请与礼金;更严重的是,对家人失管失教,纵容甚至伙同亲属利用其影响力肆无忌惮牟利,最终演变为典型的“全家腐”。 通报指出,她利用职务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职务调整等领域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非法收受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而且亲属经常收受巨款礼金也不维护企业权益张正义,企业家怨声载道。她的案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旧俗在权力腐蚀下的必然恶果。
二、草原明珠的陨落:乌兰的突然倾覆
与李微微的本土路径不同,乌兰的仕途横跨内蒙古与湖南。她在内蒙古官至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后调任湖南,历任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她的跨省经历曾被寄予厚望,但其政治生命最终也在湖南戛然而止。
值得注意的是,乌兰在落马前一周仍公开出席活动,其被查显得突然而决绝。这清晰地表明,在当前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任何问题官员都已无处遁形,所谓的“安全期”和“侥幸心理”不过是幻影。她的落马,是中共二十大后“打虎”行动不停歇的又一明确信号,印证了党中央“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坚定决心。
三、殊途同归的三重警示
尽管轨迹不同,但李微微与乌兰的案例却指向了相同的根源,为所有公职人员敲响了不可忽视的三重警钟:
警钟一:光环非“护身符”,自律方为“安全带”。 性别优势、过往功绩、资深履历,这些耀眼的光环绝非“免罪金牌”。李微微和乌兰的案例证明,一旦权力观错位、理想信念动摇,所有光环都会瞬间黯淡,甚至成为堕落的催化剂。唯有时刻保持清醒与敬畏,才能行稳致远。
警钟二:权力与风险并存,“关键自律”是必修课。 李微微执掌政法统战,乌兰历任宣传党委要职,手中权力皆关乎重大利益分配与社会舆论导向。但她们未能将权力用于为民谋福,反而将其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被权力反噬。这警示,权力越大,面临的诱惑和风险就越高,守住底线、管住双手的“关键自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终身必修课。
警钟三:家风非私事,“全家腐”必致“全家覆”。 李微微的“全家腐”问题尤为典型,教训惨痛。它深刻揭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私事,而是作风的重要表现。戒惧手中权力,不仅要管好自己,更要严格约束身边人,筑牢家庭廉政防火墙。否则,“全家腐”的终点,必然是“全家覆”的悲剧。
结语:警钟长鸣
李微微与乌兰的“双珠陨陷”,是一记响彻政坛的警钟。她们的经历昭示世人: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监督之网越织越密。任何官员,无论其背景、资历或性别,都不能心存侥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古训,今更应铭刻于心。为官者,唯有以天地立心,以生民立命,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方能不负人民所托,真正做到两袖清风,永葆政治本色。(来源:和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