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社

首页 > 理解东方 > 详细内容

陈彦斌《光明日报》谈《道德经与宏观治理》非常及时

时间:2025-09-13    录入:本社编辑部

 

9月2日,我社发表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富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浩锋、张金成一文:《天道宇宙理性护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独有偶,9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彦斌一文:《道德经蕴含的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可谓非常及时,彼此遥相呼应,互为表里。

天道与道德经关系,天道是中国文化源头与文明核心,道德经是老子对天道规律的诠释演绎而成。陈彦斌引经据典从道德经启示,畅谈宏观治理,含蓄鞭策与建言献策;

刘浩锋、张金成从天道规律处结合当下的世界态势运用数学物理原理传承开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从宇宙到人间到粒子的统一法则”,学术推证习主席倡导共同富裕、青山绿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皆是合乎天理民心,异常具有说服力。它根本上破除了西方学术范式依赖形式逻辑构建起来的“局部有效”的推理规则,“分类有余综合不足”的局限,化解了悖论难题。

作为湖南人,血脉里传承着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精神。陈彦斌光明日报谈道德经与宏观治理可谓非常及时。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治理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规律性认识,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建议党的二十一大应该这样表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一般性作用,让政府宏观调控起根本性与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破解内卷危机,削平两极分化,将之转化为国家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以百姓心为心”,就源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们把政府应该承担的教育医疗养老功能让渡给市场,导致人民被市场资本三座大山长期奴役,加速了两极分化,抑制了消费,降低了人民福祉,离圣人之道、民族传统越来越远了。如今,城市中产阶级断房贷断供现象日益增加,愈发严峻。地方政府发包的工程也是吸干施工方包工头的血汗,拖延几年不结清账目比比皆是。这种与民争利行为该查处结束了。

【《道德经》倡导“不争之德”,国家对民众、政府对市场、强者对弱者,皆应以和谐相处为要。宏观经济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民生福祉,这就要求国家不与民争利。】当市场主导,资源财富配置出现两极分化困境,是市场失灵的根本表现。在西方经济学而言,它倡导市场第一,效率第一,只解决效率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交给社会主义去解决的。所以,当下的中国就要动用宏观政策及时补位积极作为 

【《道德经》第十七章指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强调了政策可信度的重要性;第六十三章的“夫轻诺必寡信”蕴含了政策制定者的声誉会直接影响政策可信度的重要思想;第七十章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信-诺-行,三位一体。】我党信仰的共产主义,承诺的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如今落实到行动呢?市场失灵正在形成内耗竞争的内卷恶性循环,市场与资本嗜血的特性正在逼迫中产阶级纷纷破产为资本大鳄廉价大规模收割优质资产,以及为深层政府贝莱德集团为首的跨国资本廉价抄底收割中国庞大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铺路。我党的调控政策行动何时保持与信诺一体,回归到提升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呢?

【新时代以来,中国在宏观经济治理过程中日益重视预期管理,将其视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同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局限于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管理,中国的预期管理体现出系统性与长期性的典型特征,既包含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管理,也包含年度预期管理,还包括“五年规划”和以新老“三步走”为代表的超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等长期预期管理。这种“短中长”相结合的管理体系,通过五年规划衔接年度计划与远景目标,以新老“三步走”战略锚定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归根结蒂,总而言之,我们的最终的预期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共富共和共美的共产主义大同世界。

 

附文:

陈彦斌:《道德经》蕴含的宏观经济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道德经》蕴含的宏观经济治理思想体现为四个方面:“以百姓心为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渊源,强调治国者谦卑处下、民富国强统一;“不争”要求国家不与民争利、政府不与市场争长短,落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长久”主张“啬”以积蓄政策空间,坚持政策适度性与适时退出,增强治理可持续性;“可信”强调“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构建“短中长”相结合的预期管理体系,提升政策透明度与可信度。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典之一,其中不仅有大量“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也蕴含着丰富的宏观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典籍的瑰宝。《道德经》以“道”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思想,不仅对历代宏观经济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当前的宏观经济治理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以百姓心为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以百姓心为心”,就源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的圣人可以理解为宏观政策制定者或国家,深刻阐明了治国理政应把人民利益当作最高利益。可以说,“以百姓心为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渊源,这在《道德经》中有多方面体现。例如,《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所言,“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阐明治国者唯有谦卑处下、以民为先,方能获得“天下乐推而不厌”的执政正当性,也就是说国家以人民幸福为根本才能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戴;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论述,则辩证地指出民富与国强的统一关系:当国家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时,国家也会越强盛。

借鉴《道德经》中“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要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宏观经济治理实践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统筹兼顾宏观政策的“稳预期”与“稳增长”双重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持续优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不争”

《道德经》倡导“不争之德”,国家对民众、政府对市场、强者对弱者,皆应以和谐相处为要。例如,《道德经》第八章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六十四章指出,“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些思想对当代宏观经济治理具有重要启示:首先,宏观经济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民生福祉,这就要求国家不与民争利,政府不与市场争长短;其次,要建立清晰的治理边界,凡是市场和民众能有效作为的领域,就要让市场和民众发挥作用;对市场失灵领域,政府就要及时补位、积极作为。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治理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规律性认识,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借鉴《道德经》中的“不争”思想,应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在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断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长久”

借鉴《道德经》的“长久”思想,对预留政策空间进而提升宏观经济治理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启示。《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主张治国理政治与个人修养皆以“啬”(节制蓄力)为要,从而通过早做准备、持续积累形成“深根固柢”的可持续力量。

《道德经》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政策空间管理中的“长久”思想。一是政策空间的适度性原则。《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深刻阐明政策空间并非越大越好,政策空间过大会导致政策资源浪费、宏观调控成本攀升等问题。二是政策退出的适时性原则。《道德经》第九章强调,“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即当经济面临的不利冲击已经结束或快要结束时,应对冲击所采取的宏观政策要有序退出,及时腾出宝贵的政策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的可持续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空间明显收窄,政策空间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借鉴《道德经》中的“长久”思想,更好地预留和腾出宝贵的政策空间,有助于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的可持续性,但切忌为了预留空间而预留空间。要从动态视角和跨周期视角来审视政策空间的变化,不必过于担忧短期内政策空间的收窄。加大政策力度虽然在短期内引发政策空间的损耗,但会推动经济增长态势不断向好,并在长期中重新赢得更充裕的政策空间,这是《道德经》所蕴含的“长久”思想在时间轴上更深层次的体现。

可“信”

公众预期会影响经济运行,宏观政策效果取决于公众对于政策的信心。现代宏观调控理论高度重视预期管理,通过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来引导公众预期,提高宏观政策的效率。预期管理思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道德经》多处论述与预期管理以及政策可信度密切相关。《道德经》第十七章指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强调了政策可信度的重要性;第六十三章的“夫轻诺必寡信”蕴含了政策制定者的声誉会直接影响政策可信度的重要思想;第七十章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主张建立清晰的政策框架,强调制度化、可预期的调控机制有利于降低市场认知成本。上述思想共同构成了“信—诺—行”三位一体的预期管理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增强政策透明度、连续性和可靠性,避免市场预期紊乱,从而实现“不令而行”的治理效能。

新时代以来,中国在宏观经济治理过程中日益重视预期管理,将其视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同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局限于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管理,中国的预期管理体现出系统性与长期性的典型特征,既包含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管理,也包含年度预期管理,还包括“五年规划”和以新老“三步走”为代表的超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等长期预期管理。这种“短中长”相结合的管理体系,通过五年规划衔接年度计划与远景目标,以新老“三步走”战略锚定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借鉴《道德经》的政策可“信”思想,结合国情更好地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维度来把握:一是进一步明确预期管理的目标,尤其是要明确预期管理目标与宏观经济治理目标的相互关系;二是进一步提升预期管理的规则化特征,避免相机调控对公众预期的不利冲击;三是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的可信度。

 

 

和通社 www.hkanew.com

感谢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注:手机浏览器不支持微信支付。如需使用微信支付,请截图二维码或将文章分享到微信,再打开文章进行打赏。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支付

频道精选
民以食为天:中国一乡一品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实践与思考

民以食为天:中国一乡一品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实践与思考

——写在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母基金设立启动暨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白皮书发布之际 文/吕陈君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个方面共23条具体…
数商:共享 • 共生 • 共荣 • 共赢——写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数商:共享 • 共生 • 共荣 • 共赢——写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关注2025全国两会‖特稿之一  数商:共享 • 共生 • 共荣 • 共赢——写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核心提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2025全…
美财长耶伦将就外贸与保护美国供应链会晤中方

美财长耶伦将就外贸与保护美国供应链会晤中方

美财长耶伦将就外贸与保护美国供应链会晤中方   和通社讯 高级记者钟将琰 记者获悉,今日(周四)美国著名鸽派财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飞抵中国南方的广州,开始她在不到一年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有观察人士…
全国政协委员陈赤平:关于统筹推进洞庭湖系统治理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陈赤平:关于统筹推进洞庭湖系统治理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陈赤平:关于统筹推进洞庭湖系统治理的提案   【亚洲经济导刊高级记者刘泽宇 主任记者吴益名北京讯】2023年3月11日,记者参加北京全国两会采访时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陈赤平。他这次参加两会提交了三份提案,其中一份就…
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发挥基层商会“生力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发挥基层商会“生力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发挥基层商会“生力军”作用  【和通社】亚洲经济导刊 高级记者刘泽宇北京讯“乡镇街道商会等基层商会组织分布广泛、直面基层,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
中国最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巨献:率极均衡原理

中国最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巨献:率极均衡原理

  中国最可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巨献:率极均衡原理 “率极均衡原理”,是中国“和学”创始人刘浩锋2010年在其“和学思想体系”第五卷《经济科学原理》中的理论发现与贡献。它对微观经济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择优分配原理”(此原理被…

Copyright © 2015-2022 HKANEWS All rights reserved.